派币的运营模式充满疑点。它宣称用户只需下载 APP 并每日点击 “挖矿” 按钮,无需消耗算力或电力就能获取派币,邀请他人加入还能加速挖矿进度。这种 “零成本高回报” 的模式违背了加密货币的基本逻辑 —— 正规加密货币(如比特币)的挖矿需要投入算力、电力等成本,通过算法竞争获得奖励,而派币既无实际算力消耗,也未公开区块链源代码,其 “挖矿” 更像是一种拉人头的游戏。截至 2025 年,派币仍处于 “测试网” 阶段,未上线任何合规交易所,所谓的 “币价” 仅存在于非官方的传销社群中,无法实现真实交易。
从法律与监管层面看,派币的运作模式涉嫌违法。我国明确禁止任何虚拟货币的代币发行融资及交易活动,派币通过拉人头发展下线、承诺未来高额回报的行为,符合传销 “入门费、拉人头、团队计酬” 的三大特征。多地监管部门曾发布风险提示,指出派币等 “空气币” 借助区块链概念炒作,以 “区块链创新” 为噱头,实质是吸引用户投入资金后卷款跑路的诈骗项目。例如,2023 年江苏警方破获的一起派币传销案中,犯罪团伙通过伪造 “派币即将上市” 的虚假消息,诱导用户缴纳 “激活费”“认证费”,涉案金额达数千万元。
派币的 “去中心化” 宣称也存在明显漏洞。正规加密货币的区块链由全球节点共同维护,而派币的区块链完全由项目方中心化控制,用户无法自主验证交易记录,所有数据修改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。项目方多次承诺 “主网上线后开放交易”,但截至 2025 年仍未兑现,反而不断通过虚假宣传(如 “与某银行合作”“获得某国监管许可”)拖延时间,本质上是为了持续吸引新用户加入,维持传销骗局的运转。
对于普通用户而言,判断一种加密货币是否真实,可从三个维度考量:是否有公开可验证的区块链源代码、是否上线合规交易所、是否有实际应用场景。派币在这三方面均不达标,其所谓的 “价值” 完全依赖于传销社群的虚假炒作。参与派币 “挖矿” 不仅无法获得收益,还可能因泄露个人信息(如身份证、银行卡号)面临被盗刷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