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加密货币监管格局逐渐清晰的当下,“香港可以卖掉比特币吗” 成为不少持有者关注的焦点。答案是明确的:在香港,比特币可通过合规渠道进行售卖,但需严格遵循当地监管要求,并非所有交易方式都受法律保护。
香港自 2023 年 6 月实施新的虚拟资产监管框架后,已形成相对清晰的比特币交易规则。根据香港证监会(SFC)规定,只有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(VASP)有权向零售投资者提供比特币等虚拟资产的交易服务。目前,HashKey Exchange、OSL Digital Securities 等少数平台已获得 SFC 颁发的第 1、7 类牌照,具备合规开展比特币买卖业务的资质。若持有者选择在这些持牌平台售卖比特币,需先完成严格的 KYC(客户身份验证)流程 —— 提交身份证明、地址证明等材料,通过审核后即可在平台挂单出售,交易资金需通过合规银行渠道结算,整个过程受 SFC 监管。
从交易场景来看,持牌平台的售卖流程与传统金融产品交易类似。以 HashKey 为例,用户登录账户后进入 “比特币交易区”,选择 “卖出” 选项并输入数量,平台会根据实时行情匹配买家,成交后资金转入用户绑定的香港本地银行账户,通常 T+1 日内到账。这种方式既符合反洗钱(AML)要求,又能保障交易资金安全,是香港目前最主流的合规售卖途径。
但需注意,香港对 “无牌交易” 的管控极为严格。若持有者通过非持牌平台、街头比特币 ATM 机或私下点对点(P2P)交易等方式售卖比特币,即便完成交易,也可能因平台涉嫌非法经营面临资金损失风险。例如 2024 年香港警方查处的某无牌 OTC 平台案中,近百名用户通过该平台售卖比特币后,平台卷款跑路,涉案金额超千万港元,由于交易本身不合规,受害者维权难度极大。
此外,香港对 “专业投资者” 与 “零售投资者” 的交易权限做了区分。若持有者被认定为 “专业投资者”(需满足资产超 800 万港元等条件),可在持牌平台参与更多类型的比特币交易;而零售投资者仅能交易 SFC 认可的 “大型虚拟资产”(比特币、以太坊等市值排名靠前的币种),且平台需进行风险提示。
综上,香港允许通过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合规售卖比特币,但需完成身份验证、通过正规渠道操作。持有者应避开无牌交易渠道,在售卖前确认平台资质,避免因违规交易承担法律风险或遭受财产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