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人民币和稳定币:法定货币与虚拟资产的本质分野

 

数字人民币与稳定币看似都带 “币” 字,实则存在法律属性与风险等级的根本差异。数字人民币是我国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,具有法偿性和国家信用背书;而 USDT 等稳定币属于虚拟货币范畴,在我国被明确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工具,二者在本质上泾渭分明。

从发行主体与信用基础看,数字人民币以国家信用为支撑,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,实行 100% 准备金制度,与实物人民币等价流通,其法律地位与纸币硬币完全等同。依托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账本与加密算法,数字人民币实现了交易可追溯与隐私保护的平衡,成为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而稳定币多由私人机构发行,虽宣称锚定法币或资产,但 2025 年上海 65 亿元非法换汇大案显示,USDT 等稳定币常被用于跨境资金非法流动,其所谓 “稳定” 仅为市场炒作话术。

技术特性与风险表现截然不同。数字人民币通过中心化管理确保系统稳定性,区块链技术主要用于提升交易透明度与安全性,不存在脱锚风险。反观稳定币,2023 年 USDR 因房地产储备资产无法快速变现,单日暴跌 50%,暴露了非流动资产抵押模式的致命缺陷。更关键的是,稳定币代码审计缺失、储备资产不透明等问题,使其沦为庄家操纵市场的工具,普通投资者难以规避风险。

我国监管早已划清法律红线。根据 2021 年十部门通知,稳定币相关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,包括交易兑换、跨境支付等均被严格禁止。上海、重庆等地法院审结的多起案件表明,参与稳定币交易不仅不受法律保护,还可能涉及刑事追责。而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,其流通使用受法律保障,正逐步应用于日常支付、跨境贸易等合规场景。

认清二者本质区别至关重要: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态,而稳定币是非法虚拟资产的变种。公众应远离稳定币相关活动,通过正规渠道使用数字人民币,这既是保障财产安全的需要,也是遵守金融监管的基本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