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投资者追问 “C1 币创始人是谁” 的背后,藏着一场借碳汇概念包装的集资诈骗。这款以 “滇巧家林碳 C1” 为名的虚假产品,核心操盘者是厦门范果果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洪秋阳 —— 他通过伪造政策背书、虚构收益前景,将一款子虚乌有的 “碳资产” 包装成 “稳赚不赔” 的投资品,最终导致数百名投资者资金被套。
洪秋阳的骗局设计极具迷惑性。他首先通过范果果公司与甘肃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(下称 “甘肃碳交”)签订 “会员单位” 协议,借助官方交易平台的名号背书。在 2023 年底的线下宣讲中,他以 “甘肃碳交代言人” 自居,宣称平台 “是全中国碳交所中最专业的”,并将 “滇巧家林碳 C1” 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(CCER)挂钩,编造 “单价将达 1000 元 / 吨” 的虚假预期,诱导投资者以 70-90 元 / 吨的价格买入。这种 “政策噱头 + 权威站台” 的套路,正是其区别于普通虚拟货币骗局的关键。
但所谓 “C1 币” 的项目根基全是谎言。洪秋阳宣称产品源自云南巧家县 120 万亩林地的碳汇资源,但巧家县林业局明确表示 “从未听说该项目”,且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系统中无任何备案记录。其背后的挂牌方金咏诚科技也早已失联,所谓 “20 万吨碳汇份额” 纯属虚构。这与东营警方侦破的王某某发行 CET 代币诈骗案逻辑如出一辙 —— 都是通过伪造项目背景、借用合规平台外壳实施诈骗。
洪秋阳的操盘最终以 “跑路式休市” 收场。2024 年 4 月,甘肃碳交突然以 “系统维护” 为由关停交易,冻结所有投资者出入金权限。此前被洪秋阳渲染为 “暴富希望” 的 C1 产品,最终被要求以 40 元 / 吨低价回购,投资者亏损普遍超 50%,单户最高损失达 20 余万元。当投资者试图联系洪秋阳维权时,其电话已无法接通,范果果公司也人去楼空,完美复刻了虚拟货币骗局 “拉新 - 炒作 - 收割” 的经典路径。
从法律层面看,洪秋阳的行为已涉嫌非法集资。我国明确禁止任何单位未经批准发行虚拟资产或类代币产品,其通过 “拉人头宣讲 + 平台交易” 模式吸收资金的行为,与十部门公告中严厉打击的 “以虚拟货币为噱头的非法集资” 完全吻合。如今,C1 币投资者既无法从甘肃碳交拿回资金,也难以追究洪秋阳的责任,再次印证了非法投资中 “维权无门” 的困境。
所谓 “C1 币创始人” 洪秋阳,本质是借碳汇新概念行骗的投机者。他的案例警示我们:任何宣称 “政策兜底、高额回报” 的碳资产、虚拟货币投资,若缺乏官方备案与真实项目支撑,皆是骗局。远离此类操盘者精心设计的陷阱,才是守护资产的根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