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康币 (COMOBIT) 交易所” 的出现,是虚拟货币非法诈骗的又一典型伪装。这类名称含 “币” 且后缀带 “交易所” 的平台,往往复刻 “欧比特”“PlusToken” 等骗局的运作模式,以 “境外牌照”“创新交易” 为噱头搭建虚假交易环境,其本质是专门收割投资者的非法金融工具,任何参与行为都将面临财产清零与法律追责的双重危机。
首先必须明确:境内不存在合规的 “康币 (COMOBIT) 交易所”,所有宣传均为骗局铺垫。我国从未批准任何名称含 “康币” 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,而 “COMOBIT” 这类外文后缀的平台名,正是诈骗分子惯用的伪装手法 —— 效仿 “OURBIT” 等涉案平台,对外宣称 “新加坡注册”“持有美英金融牌照”,实则团队与办公地点均隐匿无踪。正规应用商店绝无此类平台 APP,其所谓 “官网” 多为近期搭建的钓鱼站点,域名常以 “comobit-pro”“comobit-ex” 等变体伪装,仅需通过工信部 ICP 备案查询,即可发现其无任何合法资质。
康币 (COMOBIT) 交易所的核心骗局链条,已在同类案件中被彻底曝光。第一步,通过短视频、社交群散布 “新币上线暴涨”“新手赠金” 等诱饵,安排 “托儿” 晒出虚假盈利截图营造暴富假象;第二步,诱导用户点击未知链接下载 APP,要求实名认证并绑定银行卡,实则完成隐私与支付信息窃取;第三步,通过伪造 K 线图制造交易假象,允许小额盈利提现以骗取信任,再以 “高杠杆收益”“内幕消息” 诱导大额充值。当用户试图提现时,平台便以 “账户异常”“需交保证金”“触发风控” 等借口索财,最终关闭平台失联,这与 “BKEX” 交易所 “割韭菜” 的操作套路完全一致。
更致命的是,参与康币 (COMOBIT) 交易所的任何操作,都已彻底触碰法律红线。我国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,此类平台的运营行为已涉嫌非法经营罪、诈骗罪。参考鄂州法院审结的案例,类似平台短短一年便导致 3 万人被骗 4.6 亿元,34 名涉案人员全部获刑。对用户而言,不仅投入资金会因平台跑路血本无归,关联银行卡还可能因接收涉赃资金被冻结;若参与 “拉人头赚佣金” 的推广,更会因涉传销被追究刑事责任,正如 “PlusToken” 骗局中 200 余万名会员的涉案下场。
识别此类骗局需严守三条底线:宣称 “境外牌照” 却无法提供国内监管备案的平台坚决远离;要求 “扫码或点击外链下载” 的 APP 直接拉黑;承诺 “稳赚不赔”“高杠杆收益” 的必然是诈骗。若已误入平台,需立即卸载 APP,修改所有关联密码,保留聊天记录与转账凭证报警。
总之,康币 (COMOBIT) 交易所是裹着 “国际合规” 外衣的诈骗工具。认清虚拟货币交易的非法本质,拒绝任何高收益诱惑,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唯一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