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虚拟货币交易的灰色地带中,“币恒交易所” 以 “低手续费”“多币种交易” 为噱头吸引用户,实则是典型的无资质非法交易平台。我国明确禁止任何虚拟货币交易活动,此类所谓 “交易所” 本质是诈骗分子搭建的敛财工具,从开户到交易的全流程布满盗密、割韭菜套路,参与其中等同于主动踏入财产与法律的双重深渊。
币恒交易所的核心陷阱始于虚假 APP 的恶意引流。与多数非法交易所一致,其官方 APP 从未上架苹果、华为等正规应用商店,仅通过社交群、短视频私信的二维码或网盘链接传播。这些 APP 采用 “高仿包装” 手段,图标、界面与头部合规平台高度相似,甚至伪造 “美国 MSB 监管牌照”“新加坡 MAS 备案” 等虚假资质标识。但实际上,安装包暗藏恶意程序:有用户反馈,下载后手机频繁发烫,后台被偷偷植入挖矿程序,每月额外消耗数百元流量;更隐蔽的是,APP 会以 “账户安全认证” 为由,诱导授权文件读取权限,自动扫描并上传含助记词、银行卡信息的本地文件,某受害者因此被盗走价值 8 万元的虚拟资产。
进入交易环节,对赌盘模式与资金收割套路随即启动。币恒交易所宣称 “支持 100 + 币种交易”,实则采用 “后台控盘” 机制 —— 用户看到的行情数据完全由平台篡改,可随时制造 “暴涨暴跌” 假象。与 BITRUE 交易所随意冻结账户的套路类似,当用户盈利尝试提现时,平台会以 “账户异常”“触发风控” 等理由拒绝,要求缴纳 10%-30% 的 “保证金”“解冻费”。2025 年深圳警方通报的类似案件中,某仿冒交易所用此手段先后骗取 200 余名用户共计 1200 万元,待资金池达到规模后直接关闭服务器失联,与币恒交易所的运营模式高度吻合。
更致命的是,币恒交易所的非法属性已触碰法律红线。我国 2021 年十部门联合通知明确,任何未经批准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均属非法金融活动。此类平台无真实交易对手方,本质是 “用户与平台对赌”,其运营者涉嫌非法经营罪;若存在伪造资质、窃取信息行为,还将构成诈骗罪。此前上海警方破获的非法交易所案件中,3 名运营者因搭建类似平台被判 3 至 7 年有期徒刑,而参与交易的用户不仅资金无法追回,若资金涉及赃款,银行账户还会被冻结,影响正常生活。
识别此类骗局需紧扣三个核心:正规金融活动绝不会通过非官方链接下载 APP,无监管牌照的交易所 100% 是骗局,承诺 “低风险高收益” 的必然是陷阱。若不慎注册,需立即卸载 APP、修改所有关联账户密码,发现资产异常及时报警并留存转账记录。
总之,币恒交易所绝非合法的交易渠道,而是裹着 “投资平台” 外衣的诈骗利器。其虚假 APP、对赌盘套路已造成大量财产损失,认清其非法本质,远离所有虚拟货币交易平台,才是守护自身安全的唯一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