蜂巢区块链是骗老年人的吗?真假辨析与防骗指南

“蜂巢区块链是骗老年人的吗?” 这个疑问的答案并非一概而论 —— 正规备案的 “蜂巢链” 是服务实体的技术工具,而打着 “蜂巢区块链” 旗号的传销诈骗项目,确实专以老年人为收割目标,二者需从资质、模式与目的三方面精准区分,避免被虚假宣传误导。

首先要明确:合规的 “蜂巢链” 并非骗局,而借 “蜂巢” 之名的传销项目才是针对老年人的陷阱。国家网信办首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中,北京泛融科技的 “蜂巢链” 赫然在列,其聚焦证书存证、数据存储等合规应用,无任何 “投资收益”“拉人返利” 属性,与沃尔玛猪肉溯源、政务数据上链等正经区块链应用逻辑一致。但当前市面上引发争议的 “蜂巢区块链”,多是 “蜂巢网络 STO”“蜂巢云矿” 等冒用名称的违法项目,它们刻意混淆概念,将诈骗包装成 “区块链创新”,专门瞄准老年人下手。

这些虚假 “蜂巢区块链” 项目,用三重套路精准诱骗老年人入局,与最高检通报的养老诈骗案例高度吻合。一是 “政策背书 + 情感捆绑”,宣称与 “一带一路”“养老产业” 挂钩,甚至承诺 “投资送免费养老服务”,抓住老年人对政策的信任与养老需求;二是 “小额利诱 + 收益幻象”,先送 10-500 枚 “免费 STO 币” 建立信任,再鼓吹 “日收益增长 0.1%、月收益 34.5%”,用虚假数字诱惑老年人加大投入;三是 “熟人拉新 + 传销裂变”,通过广场舞队、老年旅游团等社群扩散,以 “拉 3 人返 500 元”“10 级分销抽佣” 激励老年人发展下线,形成金字塔式骗局,这与 “红舞联盟” 诱骗广场舞爱好者的模式如出一辙。

从法律与结果看,这些虚假 “蜂巢区块链” 就是彻头彻尾的诈骗,已造成大量老年人财产损失。其本质是 “庞氏骗局 + 传销” 的结合体:所谓 “STO 币”“HNY 公链币” 是无价值的空气币,“挖矿收益” 实则用新用户本金支付旧用户返利,一旦无法拉到新人,资金链便会断裂。届时平台会以 “技术升级” 为由冻结提现,最终强制用户将本金折半兑换成空气币,此前 “蜂巢云矿” 爆雷后,多数老年投资者本金血本无归,且因交易非法难以维权。更严重的是,组织者已因 “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” 被追究刑责,参与拉新的老年人也可能涉嫌违法。

鉴别 “蜂巢区块链” 真伪,老年人需守住三条底线:查备案,在国家网信办备案系统中能查到的才是正规项目,查无记录的必是骗局;看模式,但凡提 “投资赚钱”“拉人分红”,直接判定为诈骗;弃贪心,记住区块链是技术工具而非 “摇钱树”,正规应用从不会承诺 “稳赚不赔”。

综上,正规 “蜂巢链” 不是骗局,但冒用其名的项目专骗老年人。这些诈骗项目借区块链概念行骗,既违背技术本质,又触犯法律红线。老年人守好养老钱,需警惕 “高收益” 诱惑,遇到 “蜂巢区块链” 相关邀约,先让子女核查备案信息,远离所有需要 “花钱入门、拉人赚钱” 的所谓 “创新项目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