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抹茶交易所排名” 的搜索热度背后,藏着虚拟货币市场 “以排名造信任、以信任割韭菜” 的典型骗局。从曾被吹捧为币圈 “黑马” 到因空气币收割被经侦调查,抹茶交易所的所谓 “排名” 从未反映合规与安全,而是资金炒作、虚假刷量堆砌的虚假光环。结合其运作黑幕、行业乱象与法律定性来看,任何被 “高排名” 吸引的参与行为,都无异于踏入财产与法律的双重深渊。
抹茶交易所的 “排名神话”,早已被行业黑幕与监管调查击碎,所谓 “名次” 纯属炒作工具。支撑其排名的核心手段是 “虚假刷量 + 空气币铺路”:一方面通过机器人程序制造虚假交易量,复刻行业内 “40 多种虚拟货币换手率超 100%” 的刷量乱象,以此在第三方榜单中冲高名次;另一方面靠上线空气币双向收割,曾因 VDS、CXC 等无价值代币的上架引发大量投资者亏损,最终招致经侦介入调查。更具讽刺的是,即便部分榜单将其列入 “头部梯队”,也无法掩盖其合规缺失的本质 —— 与香港持牌交易所 HashKey Exchange(CoinGecko 排名第 17)不同,抹茶从未获得境内外权威监管资质,所谓 “排名优势” 实为规避监管的障眼法。
“高排名” 噱头背后,是 “榜单造势 + 精准收割” 的成熟套路,与多起诈骗案逻辑高度重合。第一步借排名背书制造信任,在社群散布 “抹茶排名前十,安全有保障” 的谣言,搭配 “低手续费”“新币打新福利” 吸引用户入场;第二步靠 “市值管理” 操控收割,要求上线的新项目进行拉盘、砸盘操作,通过后台感知用户交易行为,在投资者买入时抬价、买入后砸盘,使散户沦为 “被玩弄于鼓掌的韭菜”;第三步以 “宕机拔网线” 强化收割,在行情剧烈波动时故意中断服务,导致杠杆交易用户因无法平仓爆仓,这与中央网信办揭露的 “操纵市场侵占财产” 套路完全一致。前员工曾坦言,此类交易所 “走歪门邪道” 已成常态,排名越高,收割能力越强。
最致命的是,无论抹茶交易所排名多高,都无法改变其非法属性与法律风险。我国 “九四公告” 早已明确,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属非法金融活动,北京警方侦破的 BISS 交易所案更将此类平台定性为 “非法集资诈骗”,抓捕包括实习生在内的数十人。即便抹茶将服务器迁至海外、注册境外壳公司,其向境内用户提供服务的行为仍涉嫌非法经营罪,且因运营主体隐蔽、资金流向境外,投资者亏损后维权难度极大 —— 盈科律师曾直言,此类海外平台跑路后,投资者往往只能放弃追责。参与其推广、交易等行为,还可能因协助非法活动触犯帮信罪,面临刑事处罚。
在此郑重提醒:抹茶交易所排名是虚假榜单堆砌的陷阱,高名次难掩非法本质。我国法律已彻底否定虚拟货币交易的合法性,任何被 “排名” 吸引的参与行为,都将面临财产清零与法律追责的风险。牢记 “境内无合规虚拟货币交易所”“排名背书必藏骗局” 的警示,远离所有虚拟货币交易平台,方能守护自身安全。